栏目分类
橙啦公考:两会申论必考 10 大话题,今年"押题组"偷偷划重点了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8:21 点击次数:69
两会的盛大会议已圆满落幕,而对于广大备战公考的考生而言,这恰恰迎来了申论备考的黄金时段!在公考这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中,申论作为极为关键的一环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它涵盖了对时政热点的深度解读、对社会现象的精准分析以及对解决方案的有效构思,复杂的题型和广泛的考查范围让众多考生望而却步,深感压力重重。
为了让大家在公考考试中脱颖而出,橙啦公考特别整理提炼出了两会期间提到的申论必考的10大话题,同时也为大家划了重点,助你轻松备考,赶紧收藏起来!
一、经济稳中有进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
2024 年,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34 万亿元,增速达到 5%,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。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,智能制造、智能产品日新月异,绿色生产力蓬勃发展,风电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。中国经济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稳健前行。在申论中,可能会考查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,备考时可关注相关政策和成功案例。
展开剩余76%二、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机勃勃
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,一项项 “黑科技” 闪亮登场。传统产业追 “智” 逐 “绿”,智能装备快速普及。全球 189 家 “灯塔工厂” 中,我国占 79 家,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、食品等传统产业。新兴产业方兴未艾,未来产业布局蓄势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8.9%,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过半。这一话题可能会涉及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,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。
三、“打卡” 中国年俗成为时尚
首个 “非遗版” 春节长假,大家过得更精彩、消费更旺盛。电影票房、观影人次双双破纪录。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跨界融合,爆款迭出。过境免签政策带火 “中国游”,入境游客同比增长 150%,创下历史新高。“打卡” 中国年俗成为时尚,住民宿、穿汉服、逛庙会、吃饺子,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,回味无穷。这一话题可能会考查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促进文化创新和融合。
四、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
过去一年,中国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作用,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进口市场地位,高质量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持续取得新进展,进博会等国际展会为促进世界经济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。在申论中,可能会涉及如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。
五、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
“一老一幼” 等民生议题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民之关切,也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 “国之大者”。2024 年,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协商建言的重要着力点。大家关注的老有所养、幼有所育、病有所医、弱有所扶等,同样是广大政协委员的牵挂。全国政协将继续践行 “人民政协为人民”,系 “万家灯火”、情牵 “柴米油盐”、紧盯 “急难愁盼”,真情服务群众,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,政协离大家很近,委员就在身边。这一话题可能会考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,促进社会公平正义。
六、大湾区路相通、城相融、心相连
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正不断丰富 “一国两制” 的生动实践。“北上南下”“双向奔赴” 蔚然成潮。大湾区路相通、城相融、心相连,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新活力、新气象。这一话题可能会涉及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促进大湾区建设。
七、乡村全面振兴展现新气象
过去一年,我国 “三农” 发展交出亮眼答卷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.4 万亿斤,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,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超过 3300 万人。农业、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,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实际增长 6.3% 和 6.5%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也扎实推进,人居环境不断改善、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。在申论中,可能会考查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,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。
八、粮食产量、脱贫攻坚成果显著
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.4 万亿斤,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,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超过 3300 万人。这一话题可能会涉及如何保障粮食安全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促进农村发展。备考时可关注相关政策和措施,以及成功案例。
九、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
农业、农村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,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。这一话题可能会考查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,促进农村产业发展,备考时可关注农业科技创新、农村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内容。
十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
一系列科技成果接连亮相,一项项 “黑科技” 闪亮登场。传统产业追 “智” 逐 “绿”,智能装备快速普及。新兴产业方兴未艾,未来产业布局蓄势。这一话题可能会涉及如何推动科技创新,促进产业升级,备考时可关注科技创新政策、产业升级路径等方面的内容。
申论备考征程,恰似一场高难度的战略攻坚,需要考生秉持坚毅不拔的信念,投入持之以恒的努力,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。在后续备考阶段,望各位考生务必紧紧围绕这些核心话题,深度研习两会精神,广泛且深入地涉猎关联资料,扎实筑牢知识根基。与此同时,需着重磨砺思维能力,培养从多元视角剖析问题、化解难题的素养,切实提升申论答题的专业水准与实战能力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